近日,北京某商场出售的荔枝标价高达1049元一斤,且上架两天就卖空了。杨小姐在商场购买荔枝,结账时才发现,一小盒荔枝居然要969.28元,平均单颗要60元。有网友对此惊叹:雪糕刺客遇到了对手啦。这个价格,确定不是小数点点错了吗?也有网友调侃,这大概是摘给杨贵妃吃的吧。
北京出现千元一斤的荔枝
能卖上千元的荔枝,究竟是什么来头?
销售员介绍,这款荔枝是广东增城挂绿荔枝,都是采摘后空运到北京,能保证新鲜度。另外,这种荔枝口感Q弹,甜度也比其他荔枝高,因此价格也更贵一些。
在某电商平台上,这种荔枝大多以颗数计,被装进精美的锦盒里,锦盒里还附有对挂绿荔枝的介绍:“壳红带绿,而且都有一条绿色的‘丝带’缠着,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是岭南四大佳果之一。”
(图片引自网络)
记者比较发现,电商平台上的挂绿荔枝价格普遍在200-300元/斤不等,最贵的单颗荔枝标价为98.8元/颗。
商家告诉记者,挂绿荔枝产量稀少,需要现采现摘,因此不接受指定发货时间。一般是6月下旬上市,目前已经是挂绿荔枝成熟的中后期了,下单都是排单发货,7月底估计就没有了。因为稀有,增城人也未必吃过。
增城挂绿的母树,如今已经被专门保护起来(图片来源:增城区文化馆网易号)
千元一斤的荔枝有违价格法吗
市场上的普通荔枝也就几十元一斤,增城挂绿为什么可以卖到千元一斤呢,这么高的价格是否有违商品的市场价格法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高价荔枝在法律上没问题,并没有违反价格法。
刘德良:
我们现在市场上买卖自由、公平交易,就是双方明码标价,这个荔枝它不是像药品或者是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国家进行定价的那些商品,我认为这从法律上说没有问题。单价要的再高,都是买卖双方市场调节的结果。
如果属于国家定价或者限价的商品,这个时候不能随便的去高价出售,如果是一般的商品你可买可不买的,别说他要1000块钱一斤,他就1万块钱一斤,我认为法律上都没问题。
从法治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价格的限制应当是依法,这个依法首先是价格法,价格法对于价格的管制,主要是对一些特殊的商品一些特定的情形。
(图片引自网络)
数字经济学者刘兴亮认为,高价虽不违法但却不符合大众消费观念,毕竟荔枝还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
刘兴亮:
这么高的价格肯定是有炒高价的嫌疑,因为它毕竟量少,并没有大量的投放市场,所以说它可能也很难影响到整体荔枝的价位,个别商品或者说这个商品里面的一小部分品种,它的价格卖的特别高,这也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比方说像水果,像荔枝,我们绝大多数的其实还是普通价格,大家还是可以去买的。
所以说荔枝卖这么高的价格并没有违法,但是不道德,或者说不符合我们普世的价值观,可以受到舆论的谴责。
天价的原因
增城的挂绿荔枝究竟贵在哪,我们来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的介绍:
刘俊海:
一个呢今年荔枝有的地方出现了减产的现象。第二个有些个荔枝品种确实存在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品种比较稀缺。比如说这个挂绿这种网红的荔枝,还有就是有些荔枝从产地运到大城市,需要空运,需要冷链运输,这都是成本。
另外还有一个媒体报道的这个盒子里边盛放的这几只挂绿牌的荔枝,包装比较奢华,所以考虑到品种的稀贵、产量的减少、运输的成本、还有包装的成本,的确出现了千元荔枝的现象。
据媒体报道,作为荔枝中的珍稀品种,增城挂绿在清代为宫廷贡品。嘉庆年间,百姓不堪官吏勒扰,砍光了挂绿荔枝树,只有县城西郊西园寺一棵得以幸存。如今,增城全区有挂绿后代4000余株,这些挂绿皆由西园中的母树嫁接而来。
也有商家表示,挂绿嫁接的代数越多,结出的果越差,价格也更便宜,市面上商家均称自家销售的挂绿荔枝为二代挂绿,但实际消费者买到的更多为挂绿3-4代。挂绿荔枝价格如此昂贵,母树上的荔枝更是有价无市。
(图片引自网络)
由于母树只有一棵,纯种“挂绿”自然颗颗珍贵。当地政府瞅准了这一点,2001年-2002年,增城曾连续慈善拍卖了20颗西园母树挂绿荔枝。
2002年,10颗挂绿荔枝总计拍出131.5万元,最贵的一颗以55.5万元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贵的水果。此后,增城政府不再进行拍卖,而是以将挂绿荔枝赠送给“抗非英雄”、“十佳好人”等方式还果于民。
(图片引自网络)
是产品价值还是流量溢价
如今增城挂绿荔枝的价格,究竟有几分是产品价值,有几分是流量溢价。即便母树稀缺,挂绿荔枝究竟值不值千元的单价呢,刘俊海教授认为:还真不能就“子凭母贵”,一概而论。
刘俊海:
市场经济就是崇尚平等自愿有偿等价的原则,对于天价荔枝有的买、有的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明码标价,也没有损害买主的利益,这是一个契约的逻辑。
还有一个就是公众的商业伦理逻辑,但问题在于也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高档的珍稀的荔枝是小众市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原则上都应该允许其存在,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了大众市场,也希望有关产地的地方政府能够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当地的果农多培植、多扩大生产。荔枝产品供给数量提高了,那么价格自然就会平抑下来。
(图片引自网络)
平抑价格让百姓实现荔枝自由
如今,增城挂绿荔枝已被称为荔枝中的爱马仕,成为新一代财富自由的象征。水果不是不可以贵,事实上,优质的农产品就应该卖出好价钱,这样才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农业转型升级,让我们的餐桌更丰富,更美味。但是,贵也要有标准,有说法,有分寸。
前有雪糕刺客,后有天价荔枝,百姓忧心是什么导致个别商品的价格虚高,政府该出台些什么措施让百姓能够真正实现雪糕自由、荔枝自由呢。我们继续来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的分析:
刘俊海:
扩大生产供给当然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了。当然就需求侧而言,我们广大的消费者也要树立科学理性文明的消费理念,其实天价荔枝和普通价格荔枝营养价值上可能没有最本质的差异,当然在味道上、在颜色上、馈赠亲朋好友的面子上,肯定会有差异,但是呢不要迷信天价荔枝。
大众的荔枝市场和小众的荔枝市场平行发展,确保每个消费者都各得其所,也就是实现果农和中间流通环节以及终端的消费者之间的多赢共享,包容普惠。
电子商务平台电商打通荔枝生产和需求的供需两端,个人认为对于天价荔枝讨论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也能够惠民生了。
这件事您怎么看?
转发!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真相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论跟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