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发布新成果,揭示着陆区月表水的分布特征。
当然,关于嫦娥五号发现“水”的消息,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在2022年,我国已经发布了一次相关性的成果。
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我国直接公开发布了“月球水”结论,那就是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120 ppm(百万分之一)以下,而从别的地方溅射到采样区的更古老岩石中的水含量约为180 ppm。这就相当于1吨月壤中大约有120克水,1吨岩石中大约有180克水。
而这次,嫦娥五号发布新成果!揭示着陆区月表水的分布特征,是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成果,主要是回答了嫦娥五号着陆区水的分布特征和来源问题,为遥感探测数据中水的信号解译和估算提供了地面真值。
然而,其实嫦娥五号还有比水更重要的东西被发现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来看。
嫦娥五号新成果!水是哪里来的?
无论是《科学-进展》杂志,还是《自然通讯》发表的成果,都再次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月球上的确是存在“水”的证据,这对我国嫦娥五号探索工程来说,的确是一个大消息。毕竟是我国第一次实施月球采样工程,并且是第一次在自己的“月球样本”之中发现了“水”。
当然,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在说,美国当年不是给中国了1克样本,我国咋没有公布说发现了“水”?
所以,很多人再次说,美国登月是假的被“实锤”了。难道真的是假的吗?这个问题我们也不用质疑了。的确,我们没有看到在这1克样本之中发现水,但是的确证明了美国登月是真的。所以,不要再质疑美国登月是假的,这里我们不是帮助美国“洗白”,的确美国登月是真的。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样本中,研究出关于有“水”的消息,但是在美国的其他月球样本之中,也发现了关于“水”的痕迹。在2008年的时候,《自然》杂志就登刊了——在“阿波罗”飞船带回地球 的月球火山玻璃样本中发现了水分子。
并且在这次报告之中也明确说明了,阿波罗月球样品研究认为,月壤中(撞击)胶结玻璃包含了太阳风长期注入形成的羟基物质,胶结玻璃的含量是影响月球样品中“水”含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其实美国早就有关于“月球水”的消息。只不过,我们这1克月球样本中,没有公布很多关于我们知道“月球水”存在的证据,所以这是一个误解。而这次中国嫦娥五号发现了“实实在在”的水,说明了月球的确是存在水。
并且也证明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存在来自岩浆结晶过程的“水”,说明“水”在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中不仅存在,而且可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这些“月球水”来自哪里呢?主要有三个可能。
第一、可能是太阳风粒子与月表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动态)羟基物质。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可能是“相互作用力”出现的。
第二、撞击月球的彗星或陨石带来的水和含羟基物质,这就是说,月球本身可能没有水,但是在其他天体撞击到月球之后,带来了水。
第三、月球原生(内部)水。也就是说——月球本身的面貌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最初也是具有水的天体。所以,在后期月球发生巨变之后,在月球的样本之中还能够看到水的相关性足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这是发布的嫦娥五号的新成果。然而,水对大家来说,可能并不感兴趣,其实嫦娥五号还有更为重要的发现。
比月球水更重要的物质,或成太空竞争物
这项研究也是嫦娥五号才发布的研究成果,也是2022年给出来的,嫦娥五号在钛铁矿颗粒——“月壤玻璃”中,就发现了新物质,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的月球土壤发现了一种稀缺性的物质。
是什么呢?那就是——研究人员发现,竟然在“月壤玻璃”层中观测到了大量的氦气泡,直径大约为5~25nm,且大部分气泡都位于玻璃层与晶体的界面附近。
这就牵涉到了我们说的氦-3提取了,这可以说是比水更重要的东西,竟然被嫦娥五号的研究人员们找到了。为什么说比水更重要呢?
因为在月球上要提取氦-3,会受扩散速率限制,并且需要700℃以上的高温才行。同时,不但耗能较高,而且速度慢,不利于在月球上原位开采。
而这次发现就不一样了,我们发现了“氦气泡”之后,可以通过机械破碎方法,有望在常温下提取气泡形式储存的氦-3,并且不需要加热至高温。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并且大家要知道,根据月球上钛铁矿总量估算,以气泡形式储藏的氦-3总量或高达26万吨,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可以满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这必定可能是改变能源格局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它的优点还有核聚变过程无中子二次辐射危险,更加清洁和可控,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除了自己利用之外,或者说就算是不直接进行利用,进行“出售”也能创造极大的价值,按照成都科协指出,氦-3的价值估计高达每吨30亿美元,相当于202亿元(2022年兑换价格)——也就是1吨202亿。所以,氦-3的价值非常高。
没有办法,地球上氦-3太稀缺了,储量仅0.5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所以,月球氦-3的出现可能开创对月球探索的新方向,可能成为太空竞争物,它的价值比水的确要大很多了。
就算是未来在月球建设基地,也需要这些能源的支撑才可以运作,而氦-3足以能够成为主要的运作能源物。
总结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中国嫦娥五号的一次月球采集工程,没想到我国研究,发现了这么多成果,并且是之前很多我们都没有听到的成果。所以,中国的探月工程在全球的“月球工程”之中,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当然,很多人说,这些成果不应该公开。但是无论是我国嫦娥工程,还是火星工程,还是空间站建设等等,我们都是“开放,平等,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等态度,所以公布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奇怪,我们也期待中国的航天发展更上一层楼,希望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真相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论跟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