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因叶片形似猛禽“鸢”的尾巴而得名,又有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别称。在中国古代,鸢尾主要作药用,宋代以来,人们才开始将鸢尾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于庭院中。
鸢尾是西方画作常见的题材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梵高在离世前创作的那幅怒放的鸢尾。在中国历代书画中,以鸢尾入画虽不及四君子那般多见,但亦不乏精品之作。如宋代扬无咎的《画蝴蝶花》轴,花叶兼工带写,袅娜蹁跹,娇柔可爱;明代孙克弘《百花图》卷中的鸢尾,画法工整,设色清丽,风格雅秀。
“胡蝶,胡蝶,紫艳翠茎绿叶。翩翩对舞风轻,团扇扑来梦惊。”值此初夏鸢尾盛开的时节,《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故宫花信”专栏特此梳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鸢尾awx名品,以飨读者。

鸢尾 图片来自上海植物园
宋 扬无咎 画蝴蝶花轴

宋 扬无咎 画蝴蝶花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扬无咎行楷书题:绍兴改元(1131年)春三月。杨补之画。

宋 扬无咎 画蝴蝶花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扬无咎 画蝴蝶花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扬无咎 画蝴蝶花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扬无咎(1097─1169年),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寓居南昌。自称为东汉著名文学家扬雄之后,故其姓氏从“手”而不从“木”。生平事迹不详。他为人正直耿介,绍兴(1131─1162年)年间,奸相当道,朝廷对外妥协苟安,无咎“不直秦桧,累征不起”,一生没有作官,是一位藐视权贵的画家。他为梅花传神写照,以“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成为中国梅画的初始者之一。事实上,“画如其人”,无咎笔底高标清韵的梅花,正是画家素洁坚贞的高尚操守的化身。
本幅有清高宗行书跋:无咎野梅夙擅名,别裁蝴蝶写如生。乍看袅娜蹁跹态,作赋无输宋广平。乙巳仲春上澣御题。
宋 徐崇嗣 画花卉册 舞蝶垂鱼

宋 徐崇嗣 画花卉册 舞蝶垂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徐崇嗣 画花卉册 舞蝶垂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仁宗楷书跋:扁竹花舒紫蝴蝶,贯鱼含艳独留春。画中蝶恋花间馥,真幻相忘镜里尘。
宋 钱选 摹古花蜨图册 射干

宋 钱选 摹古花蜨图册 射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摹古花蜨图册 射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射干,为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本幅有董其昌对幅跋:蝶解传花信,花能引蝶来。蝶疑双宿影,花作并头开。其昌。
明 沈周 写生册 蝴蝶花

明 沈周 写生册 蝴蝶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清高宗行书跋:天公赋物本无名,谁其名者应非本。于非本里争是非,多见其为失之远。翩翾者蝶翩翾花,即一即二胥名加。谓花非蝶寜非也,曰蝶是花讵是耶。娟娟者蘤舒舒草,露态风姿聊自好。漆园吏与宋大夫,两不知兮堪绝倒。
明 孙克弘 百花图 卷

明 孙克弘 百花图 卷(局部鸢尾) 故宫博物院藏
孙克弘,一作克宏(1532—1610年),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汉阳知府。天资高敏,刻意书画,其书法篆、隶、行、草无所不精。擅画山水、花鸟、竹石、佛像,尤以花鸟著称,师法徐熙、赵昌,近法沈周、陆治,晚年画马远水、米氏云山。师法沈周、陆治,兼能工笔和写意,作品有粗、细两种面貌,或水墨,或设色,风格淡雅,自成一家。书仿宋仲温。所居曰“东郭草堂”。
此幅《百花图》卷,工笔设色画鸢尾、紫丁香、梅花、山茶、芍药等四季折枝花卉。作者破除时空的局限,把不同季节的花卉绘于一幅之中,运笔均为勾勒填色,画法工整,设色清丽,风格雅秀,是孙氏的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
明 陈栝 鸢尾

明 陈栝 鸢尾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人便面集锦册”
陈栝,明嘉靖时人,字子正,号沱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陈道复之子。陈栝自幼随父亲修习绘画,饮酒纵诞。陈栝善画花鸟山水,尤精绘画花鸟,笔似其父,将其父陈淳的笔迹放纵,不拘于象的写意画法发挥至极致。明朝嘉靖年间,尚属英年的陈栝先于其父病逝,时人多因他早逝而深感惋惜,尊称他为"沱江子"。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人便面集锦册”。
清 恽寿平 鸢尾

清 恽寿平 鸢尾 本幅选自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
每图各有恽寿平题识,分别钤“寿平”白朱文印、“正叔”朱文印、“寿平”白文印、“恽正叔”白文印、“寿平印”白文印等。本图册第三开、第十开分别署年款“乙卯秋”、“乙卯十月”。“乙卯”为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此作应为恽寿平43岁时作品。
此山水花卉图册分别描绘鹅群、荷花、山水、古木寒鸦、牡丹、乔柯急涧、夜雨初霁、菊花、兰花蝴蝶花、溪山行旅等。全册为作者临仿宋、元、明诸家。山水以宗董源、巨然、米芾、赵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真相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论跟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