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靖翔
日前,宜昌市启动了“屈原文化与诗画宜昌”大型主题征文活动,面向海内外征集优秀作品。好的作品有“灵魂”,而区域发展同样如此,文化便是区域发展的灵魂。通过这次征文活动,我们看到了宜昌用屈原文化滋养区域发展的现实举措,从文化作品的表达中,从创新宣传方式的举措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化给一个区域带来的磅礴生命力。
文化底蕴增添发展深度。之如儒家文化给山东带来的礼仪印象,又之如晋商文化给山西带来的诚信文化,屈原文化同样给宜昌提供了孕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化的温床。以屈原文化为源点,串联“水电名都”“三峡人家”“昭君故里”,从而形成文化链,让区域发展追本溯源,找到归属感和依附点,通过与传承千年文化的亲密接触,不断增进这座充满年轻活力城市的灵魂底蕴,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错里挖掘区域发展支撑点,以此让文化不再踽踽独行,让发展不再急功近利。
文化传承拓展普及广度。通过征文活动,让更多本地儿女致力于屈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作品创作中举全社会之力,让封存于历史中的文化得以再现生机,也逐渐让屈原的诗人形象变得年轻、浪漫且鲜活起来,这又同样反哺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以美食节、烟火节、端午文化节等载体为开拓点,社会整体发展同文化一起,全面衍生到老百姓衣食住用行,从文化的一面拓展到了区域发展的全面。
文化载体增进宣传速度。从王洛勇饰演的屈原在中央电视台上对宜昌发出“风景甚美”的感叹,到中国诗歌节在宜昌的成功举办;从全国道德模范首部记录电影《罗长姐》在全国上映到《山楂树之恋》等各类电影来宜昌取景,宜昌以文化为载体,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宜昌人的热情好客、宜昌风景的秀美独特,文化不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中的厚重死物,而是真正能为一个区域发展加速的鲜活催化剂。
文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更能让一个区域发展拥有鲜活的灵魂。温育好这种灵魂,能为一个区域提供持久的经济发展动能,提供充足的社会发展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真相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论跟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