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各地动态 细说广东 招聘求职
真相网首页 > 地方解读 > 区域发展

这些数据显示,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

196
分享至

南都讯 6月13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举行。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沿海经济带西翼(阳江、湛江、茂名3市)、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

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创新实践。

其总体思路是: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根据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通过差异化政策举措,进一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18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意见》两份纲领性文件以及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佛山、东莞、老区苏区等系列政策文件。规划建设五大都市圈和一批重大区域发展平台,形成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和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朱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一系列重磅举措的有力推动下,“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不断增强;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

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

据朱伟介绍,“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为广东带来了四方面的新变化。

首先,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沿海经济带西翼(阳江、湛江、茂名3市)、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逐步拉近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

其次,广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以跨区域战略性高速通道和面向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市市通高铁”,“3+4+8”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快成型。

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广东已形成覆盖十大领域共104个项目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并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兜尽兜,国家要求的“三保”保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广东建立了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核+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深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实施一揽子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重点老区苏区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朱伟表示,接下来,广东将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推进珠三角核心区壮大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打造更具辐射力的改革发展主引擎;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强化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打造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为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突出优势互补、双向拓展,建立健全区域政策统筹机制,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动力传导体系。

问答

问题一:“一核一带一区”如何差别化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发挥“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定位方面,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核”“带”“区”这三个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发展顺利,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

珠三角核心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态势正在凸显。优质资源、高端产业进一步集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正在日益增强,有力支撑我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稳居全国首位。

沿海经济带陆海统筹、港产联动态势明显。沿海经济带(含珠三角沿海地区)拥有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湛江、江门等6个亿吨大港,创造了占全省八成的经济总量,产生了占全省九成的进出口总额,沿海经济带作为全省发展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产业项目密集落地,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超百亿美元重大项目成功落户。

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态势显现。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6.4%,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7.1%;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问题二:财政资金怎么投?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广东积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实行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统筹推动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广东的财政投入突出强牵引,全力服务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出台重要政策,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基础上,省级财政制定实施7个重点领域28项财政措施,支持“人才集聚”、科研“资金过境”、“债券联动”、“平台互通”和“民生共享”。支持重点平台,专项支持南沙、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2021年支持资金达到178亿元。保障重大项目方面,对大湾区交通、科技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例如,统筹约130亿元支持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安排98亿元支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

同时,突出促发展,推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兜底线,持续优化区域财力分布格局;突出补短板,主动减轻欠发达地区财政负担。减免欠发达地区重大项目出资责任,省对欠发达地区跨市干线高铁重点项目和省管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分别承担全额和70%,其中重点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全部免除出资责任。

据统计,2016-2021年,“一带一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长5.9%。

问题三:工业园区如何布局?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广东以“核”“带”“区”主体功能定位为引领,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推动城产融合发展。

2020年,经省政府同意,省工信厅与省科技厅、商务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园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一核”的园区专注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一带”的园区发展沿海大产业、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一区”的园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发展绿色低碳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

2021年,省委省政府部署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印发《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若干大型产业集聚区的意见》,推动形成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目前,省财政已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省自然资源厅预安排万余亩用地指标,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地市也陆续出台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集中本地资源,推进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

同时,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腾挪新空间。今年,省工信厅与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组织开展村改示范项目的评选,计划将村改整理的土地空间打造成土地利用高效、建筑风貌美观、产业优势凸显、运营管理专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问题四:交通基础设施有哪些改进?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这五年来,广东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陆续发布了广东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规划及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道等专项规划。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次超过珠三角,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迈入1万公里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1万公里,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加快出省通道建设,目前已建成出省通道30条,往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均有5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同时,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连通,目前已建成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4座跨江公路通道,有效缓解了十年前过江通道稀缺、紧张的局面。

内联外通的铁路网络加快形成。去年赣深高铁已通车,实现了我省“市市通高铁”的目标。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航道方面,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经达到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

客运服务更加便民惠民,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全省城市公交、地铁100%覆盖,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真相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论跟贴  

参与 196
登录并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阅读下一篇/

齐头并进,区域发展更协调

返回真相网首页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

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

2022-06-24 18:08:13
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

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2022-06-24 18:09:04
“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如何破解区域...

2022-06-24 18:16:10
深珠合作加速 区域发展腾飞

深珠合作加速 区域发展腾飞

2022-06-24 18:16:57

相关推荐

税收优惠政策助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热门推荐

齐头并进,区域发展更协调